首页 » 博客 » 解决外交僵局的可能手段

解决外交僵局的可能手段

 

虽然欧盟在对挪威提起国际司法诉讼时可能面临程序障碍,但受影响的欧盟成员国可以依靠双边文书来绕过这些障碍并对挪威提起国际司法诉讼。

在获得欧盟委员会事先授权并已颁发雪蟹捕捞许可证且为《巴黎条约》缔约方的欧盟国家中,挪威已与其中四个国家(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波兰)签订了双边投资条约(BIT)。

四项双边投资条约均赋予挪威一定的国际义务

 

这些义务尤其适用于挪威根据国际法为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而行使主权权利的大陆架。根据这些义务,挪威应给予其他缔 亚洲数据 约国投资者公平公正待遇(FET)和最惠国待遇(MFN),并在征收的情况下给予补偿。

可以说,挪威对斯瓦尔巴群岛水域实施了渐进式的国籍管辖,最终导致欧盟拖网渔船的许可证被渐进式没收,从而违反了对斯瓦尔巴群岛欧盟雪蟹拖网渔船的所有这些义务。

针对挪威违反其双边投资协定的行为,可用的补救措施之一是启动国家间仲裁(挪威-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 面对这些观众下一步该怎么办? 尼亚/波兰双边投资协定第10条)。因此,这些欧盟成员国可以利用挪威同意仲裁这些双边投资协定中包含的投资争端,向挪威提起国际仲裁,以某种外交保护的形式,确保其各自国家投资者的捕鱼权。如此一来,欧盟成员国也可以根据《巴黎条约》第31(3)(c)条,主张违反《巴黎条约》。根据该条,任何适用于双 2017 年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会议 方关系的相关国际法规则都应予以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这

 

 

些双边文书的足智多谋得到了一家拉脱维亚渔业公司的证实。该公司最近根据拉脱维亚-挪威双边投资协定对挪威提起投资仲裁,原因是挪威对该公司在斯瓦尔巴群岛海域捕捞雪蟹的许可证采取了征收措施。拉脱维亚投资者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提起的投资索赔可能会阻止拉脱维亚共和国根据《ICSID 公约》第 27(1) 条采取后续行动。事实上,该条款禁止一国就其国民与 ICSID 的另一个缔约国正在 ICSID 进行仲裁的争端提起国际索赔(当然,除非该另一个缔约国不遵守 ICSID 在该争端中作出的裁决)。然而,这一排除是否适用于所有仲裁或仅适用于ICSID仲裁尚有争议,因为此类限制仅在《ICSID公约》中有所规定(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拉脱维亚仍可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规则》启动临时仲裁,而该规则实际上并未包含这一排除)。无论如何,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波兰仍可根据其各自的双边投资条约对挪威启动任何形式的仲裁,因为这些国家的国民尚未提交ICSID仲裁。

滚动至顶部